本欄目系湖南法治報與湖南省公共管理研究基地、湖南省領導科學學會、湖南行政管理學會聯合舉辦。
曾望峰 許又德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在國家更加安全、社會更加有序、治理更加有效、人民更加滿意上持續用力,把平安中國建設推向更高水平。2024年,我國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5.7%,社會治安形勢持續向好。但是,一些個人極端案事件的發生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成為影響社會安全的突出因素。要堅持法治思維,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用好“打”“防”“管”“建”手段,強化社會治安整體防控,精準防范個人極端案事件,著力推進更高水平平安建設。
依法從嚴從快懲處
形成“打”的震懾
防控個人極端案事件,“打的一手”任何時候都不能軟。突出打擊重點,依法嚴厲打擊以報復社會為目的,以駕車沖撞、持刀砍殺等方式進行無差別攻擊的個人極端案事件,第一時間將作案人抓捕歸案,依法從嚴從快懲處,堅決打掉犯罪分子的氣焰,形成強大震懾。嚴格依法辦案,政法機關相互配合、相互制約,按照法定的標準和程序收集固定、審查運用證據,以法治方式將從嚴從快的要求落實到位,確保案件質量經得起法律和歷史的檢驗。強化法治宣傳,視情發布公安機關第一時間抓捕犯罪嫌疑人,法院從嚴從快判處重刑、死刑等權威信息,回應人民群眾關切,讓正義以人民群眾可見、可觸、可感的方式實現。
強化人防物防技防
筑牢“防”的屏障
防控個人極端案事件,重在防患于未然。扭住人防關鍵,對于刑滿釋放、精神疾患、“三失一偏”等重點人員,嚴格落實屬地管理、源頭控制、分級管控,全量摸排掌握,嚴防脫管失控造成現實危害。突出物防重點,緊盯管制刀具、汽油、爆炸物等重點物品,實行產、銷、運、儲、用全鏈條全流程管理,嚴格落實可疑情況報告制度,嚴防危險物品流入不法分子手中,聚焦學校、集市等人員密集區域,設置硬質隔離設施,夯實安全防范基礎。用好技防手段,依托大數據、云計算、視頻監控等科技手段,健全監測預警機制,提升智能感知和精準研判能力,實現對個人極端風險的早發現、早處置,將極端行為遏制在萌芽狀態。
壓實前端管控責任
落實“管”的措施
防控個人極端案事件,難點在于責任落實、措施落細。落實維護社會穩定責任制,堅持“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穩定”,壓實屬地責任、行業監管責任和政法機關責任,全面防范重點領域涉穩風險。落實專門矯治教育工作規定、刑滿釋放人員安置幫教工作意見、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救助工作意見,加強對罪錯青少年、刑滿釋放人員、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等的幫扶管理,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個人極端案事件。落實復盤追責工作機制,對已發生的個人極端案事件開展全面分析復盤,倒查行業主管部門監管是否到位、執法是否規范,屬地防控責任是否落實,深入查找是否存在因矛盾糾紛調解不及時、工作措施不到位造成矛盾激化,或因重點物品管控失控、可防部位和重點區域控制不力、特殊人群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引發極端案事件等情形,依法依規追責問責,倒逼防控責任落實到位、管控措施落地見效。
構建矛盾化解平臺
提升“建”的效能
防控個人極端案事件,根本在于構建高效能矛盾糾紛化解制度體系,推動矛盾糾紛發現在早、化解在小。健全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堅持新時代“楓橋經驗”,做到預防在前、調解優先、運用法治、就地解決,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建強綜治中心平臺,以縣級為重點持續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將分散在政府部門、司法機關和社會機構的涉及矛盾糾紛調處工作的職能部門集中整合到綜治中心,做到權責明晰、運轉順暢、方便群眾,讓人民群眾化解矛盾糾紛“最多跑一地”。完善法治化信訪工作機制,全面落實《信訪工作條例》,把解決群眾合理訴求、維護群眾合法權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訴求合理的解決到位、訴求無理的教育疏導到位、家庭困難的幫扶救助到位、行為違法的依法處理,堅決守住防范矛盾糾紛激化升級引發個人極端案事件的底線。
精準防范個人極端案事件,推進更高水平平安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協同發力,久久為功。要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問題導向、法治思維,堅持依法打擊、源頭治理、立體防范、制度建設多措并舉,切實筑牢個人極端案事件防線,推動更高水平的平安建設。
(作者分別系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省委黨校基地研究員、湖南省委黨校第68期中青二班學員)
責編:劉冬晨
一審:劉冬晨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